五丈原,為諸葛亮逝世之地。位于寶雞市岐山縣五丈原鎮(zhèn)(2011年區(qū)劃調整,五丈原鎮(zhèn)并入蔡家坡鎮(zhèn))境內,南靠秦嶺,北臨渭水,東西皆深溝五丈原位于八百里秦川西端。三國時期,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,后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,五丈原由此聞名于世。是三國時代諸葛亮屯兵用武、勞竭命隕的古戰(zhàn)場,勝跡累累,遠近聞名。也是三國時諸葛亮最后一個戰(zhàn)場。
線路分類: [名人故里]
景點地點: 國內 陜西省 寶雞市
本站推薦:
五丈原
五丈原,為諸葛亮逝世之地。位于寶雞市岐山縣五丈原鎮(zhèn)(2011年區(qū)劃調整,五丈原鎮(zhèn)并入蔡家坡鎮(zhèn))境內,南靠秦嶺,北臨渭水,東西皆深溝五丈原位于八百里秦川西端。三國時期,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,后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,五丈原由此聞名于世。是三國時代諸葛亮屯兵用武、勞竭命隕的古戰(zhàn)場,勝跡累累,遠近聞名。也是三國時諸葛亮最后一個戰(zhàn)場。
景點介紹
諸葛亮忠烈一生,感動后人,為祭祀諸葛亮,后人于唐初建起“忠烈武侯祠”,后稱諸葛亮廟。每年2月20日(古歷)古廟會祭祀,人流如潮。廟歷經宋、元、明、清九次大的修復,布局嚴謹,氣宇軒昂,古樸典雅,現(xiàn)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廟內壁石林立,牌匾盈門,雕像、壁畫栩栩如生,全出于歷代名家之手,特別是鑲嵌于獻殿兩側的四十塊岳飛書諸葛亮《出師表》石刻,筆法雄健,大氣磅礴,堪稱書法藝術珍品。后院古柏古槐、竹林花壇環(huán)繞古建筑群。諸葛亮衣冠冢,諸葛亮將星隕落的落星石,展示諸葛亮軍事才能的八卦陣等分布其間,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輝相映,愈顯優(yōu)美壯觀。還有自成天趣,象征劉、關、張三結義的結義槐;古建檁柱中天然木文、栩栩如生的龍鳳柱;首尾同徑,無節(jié)無疤奇木五丈通,檁等自然景觀更讓人驚嘆大自然的神奇。
廟外還有蜀中軍營壘豁落成遺址,火燒司馬父子的葫蘆峪古戰(zhàn)場,諸葛亮大星隕落的落星灣,中國古代蜀道褒斜道北口斜谷關等古遺址景點三十多處。景區(qū)1992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(qū),因其獨特的自然景觀與豐富的三國文化相濡以沫,更顯優(yōu)美、奇特。景區(qū)正式對外開放以來,游人絡繹不絕,現(xiàn)已成為關中西部著名的涉外旅游勝地,國家AA級景區(qū),年接待中外游客15萬人次,其中外賓千余人次。
歷史淵源
五丈原緣何名為“五丈”,其說法有三:一說此原前闊后狹,最狹處僅五丈;二說秦二世西巡至此時,原頭曾刮起五丈塵柱大風;三說原高五十余丈,原稱五十丈原,口口相傳,簡成了五丈原。五丈原主要勝跡是諸葛廟(武侯祠),廟內有匾額、題詞、碑記、碑刻、壁畫、塑像等。廟外有遺跡如“豁落城”、“諸葛鍋”、“棋盤山”、“諸葛泉”、“諸葛田”、“盤盤道”、“魏延城”、“古葫蘆峪遺址”石碑等。
歷史故事
公元234年,諸葛亮以木牛流馬運糧,發(fā)動第五次次北伐,率軍10萬出斜谷,至郿縣,進駐渭水之南。魏大將軍司馬懿率軍渡渭水,背水筑壘阻擊。
諸葛亮揮軍北上五丈原以搶占有利位置;魏軍估計到他會走五丈原,司馬懿派郭淮屯兵搶占北原。戰(zhàn)壕還沒修好,諸葛亮就率領蜀軍就來了,魏軍回擊。過了幾天,諸葛亮率大軍西行,以便暗度陳倉夜襲陽遂。但魏軍識破其計,郭淮等人早在陽遂防備,所以諸葛亮的謀算沒有成功(《三國志.郭淮傳》)[1]。
五月,吳軍10萬三路攻魏,以配合蜀軍作戰(zhàn)。魏明帝自率主力反攻吳軍。七月,吳軍撤走?!?/p>
諸葛亮東進的道路受阻于司馬懿,從渭水前進,又有郭淮阻擋,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于是移軍攻取散關,隴城等地,然后回師進攻司馬懿。于是,兩軍開始在于五丈原相持百日?!?/p>
諸葛亮用各種方法逼司馬懿出戰(zhàn),但司馬懿秉承“堅壁拒守,以逸待勞”的指示堅守不出待等蜀軍糧草耗盡。諸葛亮也在五丈原分兵屯田,做長久屯駐的準備。
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來信問前線軍情,司馬懿回信說:“亮志大而不見機,多謀而少決,好兵而無權,雖提卒十萬,已墮吾畫中,破之必矣。”不久,諸葛亮派使者來求戰(zhàn),司馬懿不談軍事,問使者:“諸葛亮的起居如何,每天吃多少?”使者說:“三四升。”然后對問政事,使者說:“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。”經過一番不經意的詢問,司馬懿對人說:“亮快死了。”果然,諸葛亮于當月病故于五丈原軍中。
蜀將秘不發(fā)喪,整軍后退。當?shù)匕傩找娛褴姵纷?,向司馬懿報告,司馬懿出兵追擊。蜀將楊儀返旗鳴鼓,做出回擊的樣子,司馬懿收軍退回。第二天,司馬懿到諸葛亮營壘巡視,并贊諸葛亮“天下奇才也”(《晉書•宣帝紀》)[2]
周邊景點
五丈原北端有諸葛亮祠,創(chuàng)建于元初年,明清曾重修。祠內獻殿內兩側墻壁上有一幅
幅三國故事畫,如古城會、空城計、三戰(zhàn)呂布等。壁畫下鑲嵌著40塊青石,石刻岳飛手書《出師表》,字跡蒼勁有力。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贊頌岳飛的石刻:“純正不曲,文如其人”。(一說是襄陽隆中,也說是南陽,難定論?)武侯廟現(xiàn)今廟門上是“五丈原諸葛亮廟”豎匾,門廊兩側是“一詩二表三分鼎,萬古千秋五丈原”對聯(lián)。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由山門而入進到第一座院子,東西兩側聳立著鐘、鼓樓,左右對稱,相互呼應。由此往里,步入寬敞典雅的獻殿。獻殿左右墻壁上,保留著清代的彩色壁畫,分別繪著草船借箭、空城計等內容,形象逼真,神采飛揚,不失為我國傳統(tǒng)壁畫中的上乘。東墻壁下,鑲嵌著0.7米見方的青石40塊,上刻岳飛所書諸葛亮的《前后出師表》,龍飛鳳舞,氣勢磅礴,與諸葛之文一起被稱為“兩絕碑”。“兩絕碑”使人一進門就感受到一股凜烈之氣。正殿3間,左右各有1間陪殿。正殿中間安放著諸葛孔明的泥塑彩色坐像,綸巾羽扇,儀態(tài)端莊,猶如仍在此處運籌帷幄。兩邊是姜維、楊儀、關興、張苞、王平、廖化塑像。廟內有諸葛亮衣冠冢,冢旁有一落星亭,亭內有一石,青褐色,表面凹凸不平,相傳是諸葛亮逝世時天上隕落的將星。五丈原東麓至今有落星灣、星落坡地名,據(jù)傳此石即從彼處移來。
今天的五丈原除歷史遺跡外,還因建設而形成了一些新的景致,其中最為游客稱道的是斜峪關水庫的“亞洲第一土石高壩”。此壩高114米,人望之不禁目弦,汽車也需多次盤折才能上去。登上壩頂,俯視著腳下這片古戰(zhàn)場和萬頃碧水,你一定會驚嘆這里的滄桑巨變,深感這里是一個游覽的佳境。
有關五丈原的典故
五丈原位于岐山縣南20公里處,高20余米,面積約12平方公里,是三國時諸葛亮最后一個戰(zhàn)場。
五丈原南依棋盤山,北臨渭河,東西兩面為河流沖的深溝,形勢險要。公元234年,諸葛亮率兵由漢中出發(fā),取道褒斜道,穿過秦嶺,進駐五丈原。初來乍到,糧草不濟,先屯田練兵,待機伐魏。魏將司馬懿深知諸葛亮神機妙算,在渭河北岸固守,不敢貿然出兵。雙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戰(zhàn),諸葛亮不得不引誘魏兵入葫蘆溝作戰(zhàn),并放火燒斷谷口,欲大敗魏將司馬懿未料一場大雨,魏軍死里逃生。諸葛亮不禁仰天長嘆:“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”
同年秋天,諸葛亮病死軍中,蜀軍敗退。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當司馬懿進兵諸葛亮指揮作戰(zhàn)的地方時,看到蜀軍陣地之險要,驚嘆道:“天下奇才也。”后人為了紀念這位一代英才,在這里修建了寺廟。 唐代詩人溫庭筠過五丈原時,懷古寄情道: 鐵馬云雕共絕塵,柳營高壓漢宮春。 天清殺氣屯關右,夜半妖星照渭濱。 下國臥龍空寐主,中原得鹿不由人。 象床寶帳無言語,從此譙周是老臣。
五丈原如今是一片農田,游客來這里總想找一找古戰(zhàn)場的遺跡和傳聞。在農田的中間有一道河灣,當?shù)亟新湫菫?,灣中的村子叫落星堡。?jù)當?shù)孛耖g傳說,諸葛亮去世時,一顆明星從天而降,所以才起這個名字。當年諸葛亮屯田的地方,人稱“諸葛田”。當年諸葛亮設軍帳指揮作戰(zhàn)的地方還留有半米高的城墻殘跡,南北長約250米、東西寬近100米。當?shù)厝罕娊o這個小城堡起名“豁落城”。在豁落城南邊的秦嶺山坡,有一塊平展的石頭,上面似有棋盤線條。據(jù)說當年諸葛亮在這里下過棋,所以這座山得名“棋盤山”。在五丈原的土中,已找出不少“諸葛鍋”,鐵鍋上鑄有漢代隸書文字。據(jù)《三國志•蜀書•諸葛亮傳》記載:蜀后主建興十二年(234)春,諸葛亮率兵伐魏,在此屯兵,與魏軍相持于渭水南岸達一百多天,八月,遂病死軍中。一代名相,壯志未酬,常引起后人的無窮感慨。杜甫曾為此寫道:“出師未捷身先死,長使英雄淚滿襟!”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(《蜀相》)溫庭筠也出于這種惋惜的心情,寫了這首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