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陽大秧歌是山東省三大秧歌之一,是民間社火中的舞蹈部分,流行于山東半島南翼、黃海之濱的海陽市一帶。海陽大秧歌是一種集歌、舞、戲于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,它遍布海陽的十余處鄉(xiāng)鎮(zhèn),并輻射至周邊地區(qū)。海陽大秧歌素以粗獷奔放、感情充沛、風趣幽默的表演風格著稱于世。在表演形式上,分大場子和小場子兩種,大場子是群舞,鑼鼓鏗鏘、萬馬奔騰,宛若大河滔滔。小場子多是雙人舞、多人舞,恰似小橋流水,一波三折,美不勝收。海陽大秧歌獨具的優(yōu)秀的民間藝術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,吸引了大批藝術家、學者及國內外游客前來學習、觀賞。
海陽秧歌的歷史,據(jù)現(xiàn)有資料可追溯到明初。鳳城鎮(zhèn)建設村趙炳書家藏《趙氏譜書》記載:“二世祖趙(通)世襲(大嵩衛(wèi))指揮鎮(zhèn)舞誥封武略將軍。明洪熙一年,欣逢五世同堂,上賜'七葉行祥'金額,懸匾谷旦,諸位指揮偕縉紳光臨賜賀,樂舞生聞韶率其創(chuàng)練之秧歌,舞唱于庭,其樂融融”。洪熙一年為公元1425年,可見當時已有秧歌活動于今海陽鳳城。據(jù)上所述,海陽秧歌是源于漢,創(chuàng)于明,興于大嵩衛(wèi)(今鳳城)。 海陽秧歌的興盛時期大致在清朝中期,即雍正十三年裁大嵩衛(wèi)設海陽縣以后。海陽舊縣城鳳城,依山傍水,海運方便,是當時海陽經(jīng)濟文化的中心,這勢必促進了民間藝術的發(fā)展。當?shù)赜羞@樣一首民謠:“鄉(xiāng)下秧歌進了城,先拜娘娘后耍景;
正月十五不進城,過日來了攆出城。”說明秧歌當時已成為慶賀節(jié)日不可少的活動內容,而鳳城已是四鄉(xiāng)秧歌的活動中心。海陽秧歌得以逐步發(fā)展、日趨成熟,重要因素之一是它能不斷地吸收各種外來藝術的精華,如乾隆三十五年海陽柳樹莊人陳英弼編寫的秧歌劇《陳老喜勸子跑四川》序中所述:“余隨胡公廷章供職邛州,甚愛蜀歌之美,仿做'跑四川'。教秧歌班演唱”。由此可見,早在二百多年前,海陽秧歌的音樂唱腔就已經(jīng)借鑒蜀歌了。另外,海陽秧歌中"樂大夫"俗有“螳螂門”、“八卦門”之分,即是指他的舞蹈基本動作汲取了不同拳術套路而形成各自的風格。
1983年,北京舞蹈學院把海陽大秧歌正式列為民間舞蹈必修課程。1994年9月應邀參加了第四屆"沈陽國際民間(秧歌)舞蹈節(jié)",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,質樸豪放的風格和別具風格的技藝,在數(shù)十個國內外強隊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,一舉奪得了大賽最高獎--金玫瑰獎。1994年12月又榮獲了全國"群星獎"銀獎。并奉調加了山東省第五屆文化藝術節(jié)幕式的演出,受到趙志浩、李春亭等省五大班子領導的新切接見和贊揚。